【部分正文預覽】 | 1 我國洗浴業的現狀
1. 1 洗浴本身已成為副業
洗浴場所要給顧客提供各種洗浴用品,要消耗水、煤、電,還包括設備購置、房租、員工工資等,因此光靠經營洗浴無法運轉。對于高檔浴場來說,其利潤已不再來自洗浴本身,洗浴之外的附加項目才是其經營的主要內容,從洗浴延伸輻射出來的服務,構成了一個以沐浴為名分、以休閑為主線的綜合服務體系,使得本來應該是主業的洗浴變成了副業。
1. 2 洗浴業成為高耗水行業
據調查, 公共浴池人均一次洗浴用水量為0. 3~0. 5 m3 [ 1 ] ,對于一個日客流量為幾百人的普通浴池來說,日用水量在百立方米以上。盲目、快速發展的洗浴業用水浪費驚人。如表1 所示,2006 年貴陽市有洗浴企業95 戶,個體浴戶252戶,年計劃用水量在1 萬m3 以上的共43 戶,平均年計劃用水量5 000 m3 。而一般情況下,每個洗浴場所都會大大的超標用水,貴陽347 戶洗浴場所每年至少用水300 萬m3 。又如石家莊市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僅253 m3 ,遠遠低于國際公認1 000 m3 的缺水下限,屬重度缺水城市,2005 年市區漏斗區面積已達370 km2 。而該市洗浴業中的150 多家大型洗浴中心一年耗水總量達到450 萬m3 ,相當于5 萬多人全年的生活用水量。
一些洗浴場所私采地下水,大肆浪費,該市每年超采的1 億m3 地下水,不僅用于飲用,還被“奢侈消費”,如洗浴等,大量地下水被無節制地洗浴用掉,這是對大眾資源的掠奪,而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沒出臺控制洗浴業適度發展的有關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