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水是人民生活、工農業生產的命脈,作為最基本的生存必須品、生產原料和環境基本要素,水(特別是飲用水) 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目前,中國的城市化步伐越來越快,隨著人口向城市的遷移,城市供水水質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專業且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突出問題。值得欣喜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2006~2010 年) 規劃綱要》中有多處與供水相關的要求,其中特別強調了“飲水安全”、“加強城市供排水、中水管網改造和建設,增強安全供水能力”。而要保證城市供水安全,則首先要建立起可操作的供水水質管理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各地《供水管理條例》和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中雖然都有與供水水質相關的法規條文,但沒有充分展開表述。而且,隨著供水事業的發展,上述法規無論在水質管理定義、管理范圍、管理具體對象和內容、水質監測與分析指標、達標判斷依據等方面均很難適應城市供水水質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因而,開展城市供水水質管理制度的研究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方向,并且越來越得到中央和各地政府的重視。通過建立完善、實效、系統的水質管理體系,落實具有可操作性的水質管理細則,運行從源頭到龍頭、從監管到生產輸配的全程監控,才能夠保證供水水質的合格、安全、優質。據悉,上海市供水行業通過“水質監測實驗室質量保證技術規范研究”(滬水科2005206) 、“上海市城市供水水質管理措施研究”(滬水科2005210) 等項目,已經對城市供水水質制度的建立和具體措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上海市供水水質管理細則》等相關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