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城市節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是實現健康水循環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續水管理的重要內容。將我國城市節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與南水北調戰略從經濟、環境和生態等多方面進行了比較,結論表明,城市節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策略在水供需目標的有效性、經濟性、決策風險、資源可靠性、生態環境影響、公眾可接受性和用水效率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城市節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潛力的發揮,將顯著降低南水北調所需的調水量,對當前我國調水區域的城市水資源管理戰略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傳統城市水資源利用模式面臨根本變革我國現有的城市給排水系統基本沿襲了歐美發達國家的舊有模式,忽視水需求的可替代性和可控制性,在源頭將大量優質水資源用作污染物的輸送介質,末端又建設大規模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收集、處理和分離。這種模式既造成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同時也使城市給水和排水系統的建設規模過大、整體投資效益低下。在簡單決策和短期目標的驅動下,利用遠距離調水來平衡區域間的供水需求就成為政府的重要政策選擇,全國各種調水方案紛紛出臺,其中尤以南水北調工程為最。
城市水問題的尖銳性迫使人們以更全面和宏觀的角度審視和評估所選擇的水戰略的適宜性,進而產生了健康水循環的理念。所謂健康水循環,是指“上游地區的用水循環不影響下游水域的水體功能,的社會循環不損害水自然循環的客觀規律,從而維系或恢復全流域,乃至全球的良好水環境”[1 ] 。它是一種既遵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又遵從生態環境規律的城市水資源的利用方式[ 2 ] 。它包括健全循環和良性循環兩個方面,前者要求水體組分正常、水體功
能健全和循環過程完整;后者要求水體保持良好的自我調節、凈化和恢復能力[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