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廠應對突發乙苯污染的應急處理中試研究 |
文件大小:0.37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乙苯 粉末活性炭 應急供水工藝 突發污染 吸附   |
【摘要】 | 乙苯是凈水廠原水突發水質污染的高風險物質之一。通過中試研究了應對原水突發乙苯污染的應急處理工藝。結果表明,常規工藝難以去除水中乙苯,向原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與強化常規工藝聯用可有效去除水中乙苯,保證處理后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要求;PAC與原水混合階段是乙苯去除的主要階段,去除率為78.9%~97.4%,強化常規工藝可進一步去除水中低濃度乙苯,顆粒活性炭濾柱作為安全余量,是水質安全保障的最后關口。基于中試結果,給出了應對原水突發乙苯污染時PAC對乙苯的吸附能力。 |
【部分正文預覽】 | 乙苯是一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對人體有潛在致癌性[1],是美國EPA公布的優先控制的 有機物之一。乙苯是生產苯乙烯的重要原料,也常用作油漆稀釋劑、燃料添加劑、半導體工業用溶劑,廣泛存在于油漆、涂料、油墨等化工行業排放的廢水中[2],是水源水突發水質污染的重要風險物質之一,對城市供水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向原水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被認為是凈水廠應對原水突發乙苯污染的一種有效措施[3],但目前針對PAC吸附去除水中乙苯的研究少有報道。本文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所規定的乙苯限值0.3mg/L為處理后標準,在原水乙苯不同超標濃度的情況下進行了中試研究,為凈水廠應對原水突發乙苯污染的應急處理工藝提供參考。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