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yè)網(wǎng) > 論文 > 源水區(qū)域突發(fā)性柴油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
源水區(qū)域突發(fā)性柴油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 |
文件大。0.16MB格式:pdf發(fā)布時間:2013-03-29瀏覽次數(shù):次
【中文關鍵詞】 | 柴油泄漏 污染事故 應急處理 粉末活性炭   |
【摘要】 | 針對一次突發(fā)性柴油污染事故,介紹了當泄漏柴油流入飲用水保護區(qū)域后,綿陽市供水企業(yè)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所采取的應急處理過程、方法和措施。簡述了采用物理回收方法處理柴油污染的過程,分析了粉末活性炭自動投加裝置在應對油類污染中的作用,以此作為處理同類污染事故的參考和依據(jù)。 |
【部分正文預覽】 | 2009 年3 月11 日下午14: 10 左右,位于綿陽市涪城區(qū)龍門鎮(zhèn)青霞村處的蘭成渝輸油管道被四川煤田地質局137 鉆井隊在地質勘探成綿樂客運專線時因違章作業(yè),將距地面1. 8 m 深處DN300 的輸油管道鉆穿,發(fā)生輸油管道大量柴油泄漏事故,泄漏量近200 t。部分泄漏柴油通過溝渠進入涪江,流向綿陽市水務集團第三和第二水廠的涪江取水口。泄漏點距第三水廠取水口11 km,距二水廠取水口18 km。涪江系綿陽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此次柴油泄漏事件造成綿陽城區(qū)中斷( 或降壓) 供水14 h。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