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機組處于停用狀態時, 會發生嚴重的腐蝕, 影響后續正常使用。因此, 抑制熱力設備的停用腐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1]。十八胺(ODA)停爐保護技術因其具有保護效果好、保護期長、操作簡單等優點, 得到了廣泛地應用[2-3]。傳統的ODA 停爐保護法是在鍋爐主蒸汽溫度低于450 ℃ 之后, 向水汽系統中加入ODA(數個mg / L)進行成膜保護。但該法應用于燃氣機組時, 在經濟性、環保性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因此, 目前許多燃氣電廠已與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燃氣機組的不降負荷加ODA 停爐保護技術的研究[4]。經某電廠實踐證明, 在機組不降負荷時, 使用較高濃度(數十mg / L)的ODA 成膜能夠滿足停爐保護的要求, 經濟、環保效益巨大。然而, 經該工藝停用保護后, 產生的廢水中會含有一定濃度(幾mg / L 至十幾mg / L)的ODA 殘留, 其CODCr濃度達不到直接排放的要求, 需對其進行處理。而目前尚未見有文獻報道針對ODA 廢水的處理方法。目前較常見的處理有機廢水的方法可分為生物法、化學法和物理法3 大類, 具體又可細分為活性污泥法、沉淀法、吸附法、電化學法、氧化法、膜分離法等[5-7]。上述大部分方法或需大容積處理場地, 或需大型處理設備, 對于火電廠而言可行性不大。考慮到火電廠廢水處理設備較為簡單, 采用添加氧化劑來降低廢水CODCr濃度的方法較為可行。因此, 本文采用氧化法對ODA 廢水進行處理, 即利用氧化物的強氧化作用, 將ODA 氧化成無機物,從而使廢水CODCr濃度得以達標。首先, 通過考察常用的3 種氧化劑在不同條件下對ODA 廢水的處理效果, 得到各自的最佳工藝條件; 之后, 綜合考慮各方法的經濟性, 進而提出最佳處理方法。該方法利用簡單的加藥設備即可實施, 具有操作簡便、經濟有效等優點, 適合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