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進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龍華港水系水質綜合評價 |
文件大。0.2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1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模糊層次分析法 水質評價模型   |
【摘要】 | 采用改進的模糊層次分析法,構建水質評價模型,分別對龍華港水系10條河道的13個斷面2011年4月(非汛期) 和8月(汛期)兩個時段的水質監測數據進行評價。 |
【部分正文預覽】 | 龍華港水系地處上海市徐匯區,主要包括龍華港、漕河涇港、蒲匯塘、東上澳塘港、上澳塘、張家塘港、梅隴港等7 條骨干河道及北潮港、機場河、三友河等支流,是上海市水利分片綜合治理中淀北片控制區的主要水系。其上游端通過新涇港西納松江來水,北連蘇州河,南通淀浦河,其下游端主要由龍華港和張家塘港通往黃浦江。該地區是上海市西南最初的城鄉結合部,又是近10 年高速發展的地區。 2000 年以來,上海市分階段解決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的突出環境問題。合理評價龍華港水系的水質狀況,對該地區居民飲用水安全以及上海市今后水環境治理工作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目前,常用的水質評價方法比較多,主要有單因子評價法、綜合污染指數法、層次分析法、灰色模型法、模糊綜合評價法、人工神經網絡法等。模糊綜合評價法能夠客觀地反映水質級別的模糊性和連續性,使綜合評價結果具有明顯的合理性,但其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需要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具有一定的缺陷,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污染物的權系數,使其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客觀實際并易于定量表示[1]。
因此,筆者采用模糊綜合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模糊層次分析法,并適當加以改進,對龍華港水系10 條河道的13 個斷面2011 年4 月( 非汛期) 和8 月( 汛期) 兩個時段的水質監測數據進行評價。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