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干流河南段水質預測模型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6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1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化學需氧量 水資源保護規劃 污染物控制方案   |
【摘要】 | 對淮河干流河南段氨氮、化學需氧量衰減系數及富氧和耗氧系數4個項目開展現場試驗及科學分析,為水資源保護規劃中計算水體納污能力、預測污染物濃度、制定污染物控制方案等提供堅實基礎和技術支持。 |
【部分正文預覽】 | 淮河干流在河南省境內總長417 km,境內平均降水1 120 mm。區域信陽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78. 60 億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26. 86 億m3,扣除多年平均重復量17. 41 億m3,實際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88. 04 億m3,高于全省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屬弱富水區[1]。 區域信陽市轄8 縣2 區、6 個管理區,面積18 925 km2,人口806. 82 萬。2010 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 092億元,全年糧食產量達575. 2 萬t,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76. 95 億元。 研究區域設3 個斷面,息縣水文站、淮河G106 花卜橋斷面、淮濱水文站。息縣水文站至淮河G106 花卜橋斷面40 km,淮河G106 花卜橋斷面至淮濱水文站60 km。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