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改造工程設計與運行案例分析 |
文件大小:0.4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1-2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常規處理工藝 斜管沉淀池 虹吸濾池   |
【摘要】 | 針對水廠的基本特點,對原常規處理工藝的預處理部分、加藥、混合設備、孔室隔板反應池、斜管沉淀池、虹吸濾池等工藝環節進行了技術改造。改造后的工程運行效果良好,達到了提高水質、高效運行的目的。 |
【部分正文預覽】 |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凈水廠一、二期工程分別建于1995、1999 年,設計規模分別為7.5 萬和10 萬m3 / d,均采用傳統的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工藝[1],工藝流程圖分別如圖1、圖2 所示。 由于當時在設計施工上存在局限性,面對未來水源的不確定性、日趨嚴重的微污染水源特性以及更加嚴格的出水水質標準,現有處理工藝已不能滿足要求。為達到出水標準,水廠不得不降負荷運行,實際供水能力只能達到15 萬m3 / d。隨著設計規模15 萬m3 / d 的凈水廠三期工程在2009 年8 月投產運行,一、二期與三期工程設計標準的差異顯現出來(三期工藝流程如圖3 所示)。為提高開發區凈水廠整體設計標準,天津泰達自來水公司提出對水廠一、二期工程進行升級改造。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