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聚乳酸微孔膜的制備及透析性能 |
文件大小:1.1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1-23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浸沒沉淀相轉化法 生物基聚乳酸微孔膜   |
【摘要】 | 通過浸沒沉淀相轉化法制備生物基聚乳酸(PLLA)微孔膜,并考察溶劑種類和致孔劑種類及致孔劑分子量對微孔膜結構和性能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相轉化法制備聚合物微孔膜的過程中,通常在鑄膜液中加入聚合物和溶劑之外的其他組分,這些組分可以是無機鹽(如LiCl、ZnCl2)、有機小分子(如甲基纖維素、丙三醇)、高分子聚合物(如PEG、PVP),也可以是非溶劑,以改變聚合物微孔膜的微孔結構及性能.前人關于致孔劑對聚合物膜微孔結構及性能的作用規律做了大量研究,以實現微孔膜的結構控制與性能調控.Chakrabarty等[1]研究了PEG分子量(400、6 000、20 000)對聚砜微孔膜結構與性能的影響,指出使用高分子量PEG使聚砜膜具有較高孔隙率,其純水通量及溶質透過性也較高. Ma[2]也證明PEG對聚砜膜有成孔作用,并指出隨著PEG600質量分數的增加,膜的孔隙率隨之增大.對于用于血液透析膜的醋酸纖維素膜(CA),相對于PEG400和PEG600,PEG200對CA膜水通量和尿素透過率的改善最明顯,而當PEG的質量分數超過10%則對CA膜性能的提高沒有影響[3].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