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常規處理工藝對多環芳烴去除的影響 |
文件大小:0.2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10-2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固相萃取 SPE 多環芳烴   |
【摘要】 | 采用固相萃取(SPE)前處理技術和氣-質聯用(GC-MS)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南京某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各單元中多環芳烴(PAHs)的種類和濃度。 |
【部分正文預覽】 | 多環芳烴(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是一類由2 個或2 個以上稠合苯環組成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性和親脂性,易在人體和其他生物體內富集,且廣泛存在于各種環境介質中[1]。近年來,國內外對天然水體中PAHs 的種類和含量、來源解析、致癌性、生態風險評估等作了大量研究[2-6],但關于凈水廠飲用水處理工藝對PAHs 的處理效果和排泥水中PAHs 的分布情況的研究卻鮮有報道,因此研究飲用水處理工藝中過程水和排泥水的PAHs 分布特征和去除規律具有重要意義。筆者以長江南京段為原水,對南京某水廠常規處理工藝各單元中過程水和排泥水的PAHs 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考察各處理單元中PAHs的分布規律和去除機理,初步探討原水中PAHs 的來源,以期為飲用水中PAHs 的控制提供數據參考。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