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土活性污泥中重金屬的浸出行為研究 |
文件大小:1.7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2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活性污泥 重金屬 浸出 pH 值 腐殖土   |
【摘要】 | 在不同pH 值和腐殖土投加量條件下,對活性污泥中Zn、Ni、Cu 和Pb 四種重金屬的浸出行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污泥中Zn 和Ni 的浸出率隨pH 值的降低而呈明顯升高的趨勢,Cu 和Pb 的浸出率也隨pH 值的降低而升高,但變化幅度相對較小。在酸性條件下,隨著腐殖土投量的增加,活性污泥中Zn、Ni、Cu 和Pb 的浸出率明顯降低; 而在中性偏堿性條件下,這種變化趨勢 不明顯。投加腐殖土能明顯改變活性污泥中重金屬的形態分布,促進重金屬的穩定化,進而顯著改善重金屬的浸出行為。 |
【部分正文預覽】 | 剩余污泥是污水生物處理過程的副產物,由于其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磷等營養物質,所以污泥農用成為污泥資源化處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同時,污水中50% ~ 80%的重金屬被濃縮在污泥中,污泥農用存在著潛在的環境風險[1]。研究表明,污泥中重金屬對環境影響的大小不僅取決于重金屬含量,還取決于其在污泥中的形態分布。Tessier 等[2]認為可用化學試劑分步提取法來研究重金屬形態,分為以下五種: 可交換的離子態( F1) 、碳酸鹽結合態( F2) 、鐵錳氧化物結合態( F3) 、硫化物及有機結合態( F4) 和殘渣態( F5) 。前三種形態穩定性差,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而后兩種形態穩定性強,不易釋放到環境中[3]。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