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北京城市供水系統是保障首都人民安全飲水和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城市供水系統存在著大量不可預料、無法控制的風險, 一旦造成損失,將直接威脅城市正常運行。要控制城市供水突發事件風險, 就必須對城市供水系統進行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 在此基礎上制定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從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風險評估的關鍵是建立評估指標體系, 而權重的確定則是明確各指標之間的對應關系。確定權重的方法很多, 如相對比較法、德爾菲法(專家調查法)、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確定法、相關系數法、因子分析法以及上述幾種方法組合確定法[1—3] 等。如何選擇對指標進行賦權的最佳方法, 是綜合評價的關鍵。層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簡稱AHP) 是由Saaty 教授于20 世紀80 年代初提出的一種多層次、多目標、多方案的綜合比較方法。運用AHP的基本思想, 將描述供水突發事件風險的一系列指標歸類, 針對這些指標的意義范疇和隸屬關系建立層次關系, 構建北京城市供水突發事件風險評估層次分析模型, 然后在各層次內部運用判斷矩陣比較同科目指標, 最后將同層次指標進行排序, 從而得到各指標對于目標的風險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