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改變了水文循環過程,影響著水資源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將對人類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帶來新的挑戰[1]。因此,基于氣候變化影響的水資源評價對水資源規劃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2],許多國際重大研究計劃都把水文過程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研究列為重要研究領域[3]。隨著全球及區域氣候模型的不斷改進,水文過程時空變化的歸因和預測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4],但全球氣候變化對復雜區域水文水資源的影響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
云南2009 年以來的連續三年嚴重干旱引起了廣泛關注。氣象學家普遍認為,云南三年嚴重干旱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關聯性非常明顯, 且該區域干旱將成為一種常態。受巖溶山區地形的制約,云南大部分城市分布于地形相對封閉的山間盆地, 很少有大江大河流經,絕大部分以水庫為主要水源。因此,水庫水源地降水變化對城市可利用水資源量起著決定性作用,關系到城市水安全乃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云南地形復雜且處于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的交匯區域,氣候復雜多變,難以實現對降水的準確模擬。但由于降水作為具有一定規律自然事件, 通過統計學方法對降水進行預測分析將是一種有效途徑。松華壩水庫是昆明市最重要的屬地供水水源,關于松華壩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多側重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5-10],對降水特征的研究甚少。本文利用松華壩雨量站1953~2011 年長序列降水觀測數據進行降水特征分析及小波分析,對松華壩水庫來水預測及調度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