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是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近年來,我國干旱災害發生頻繁,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不斷加劇。土壤墑情(水分)是反映旱情最直接的重要指標,對作物的生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含水量的變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土壤墑情監測是水循環規律研究、農牧業灌溉、水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抗旱減災的重要基礎信息和決策依據之一。
目前,國內外有很多土壤水分測定方法。如烘干法(稱重法),頻域反射法(FDR),時域反射法(TDR),滴定法,電阻法,微波法,中子法,Karl Fischer 法,γ 射線法,核磁共振法,石膏法,紅外遙感法等方法。我國水利系統土壤墑情監測目前仍主要采用傳統的人工土鉆取土、烘干法測量土壤含水量,該方法雖然能夠較準確地測量土壤水分含量,但工作量大,耗時耗力,監測不連續。為了實現對土壤水分自動連續監測, 減輕勞動強度,節約監測成本,國內外有關高校科研機構和公司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如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巴西等國家,對土壤水分監測儀器的研究投入很大,而且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國內水利系統研究與應用土壤水分自動監測儀器主要是2000 年后,但能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產品很少,主要靠引進與組裝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