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上海、江蘇地處長江河口,長期受鹽水入侵困擾。研究項目針對長江河口鹽水入侵的復雜性以及南支水源地建設和運行的迫切需要,以調查、收集、分析國內外相關技術為基礎,應用多種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自主開發了適合咸淡水交匯水域的水體氯度監測系統、長江河口水庫鏈避咸蓄淡預警預報系統,破解了長江河口長時間序列、實時同步獲取氯度數據難題,破解了陳行水庫和寶
鋼水庫避咸蓄淡預警預報難題,破解了青草沙水庫選址和庫容難題,同時為揭示長江河口鹽水入侵機理和規律奠定了科學基礎,為上海給水廠調度、上海崇明水源地規劃建設、江蘇南通太倉水源地規劃建設提供了服務。 |
【部分正文預覽】 | 鹽水入侵是國際上極為關注的海洋災害之一,嚴重制約了淡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長江河口三級分汊、四口入海,鹽水入侵機理非常復雜,對上海、江蘇等地的影響尤為嚴重。為了掌握長江河口鹽水入侵規律、提升水源地避咸蓄淡能力、合理選擇水源地庫址、提高淡水資源的開發效率,自1993年起,在政府多項基金的持續支持下,研究項目以企業為創新主體,形成產學研聯合攻關團隊,以先進觀測技術和長序列資料獲取為切入點,開展長江河口鹽水入侵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
1 水體氯度監測系統
111 技術背景和難點
對于河口鹽水入侵及其對水源地影響的研究,獲取原型數據始終是第一位的。目前國內外對河口氯度,主要采用船只、錨系觀測。船只觀測的主要問題是時間短,一般僅1~2 d ,在惡劣天氣下難以觀測,費用大。錨系觀測優點較多,但在河口地區形成氯度監測網絡的未見報道。衛星遙感在海表面溫度、水色等觀測上已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范圍廣、同步性好的優點,但還無法遙測鹽度。然科學基金項目(50339010) ;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項目(01212152) 。
的鹽度資料,可研究鹽水入侵的半月、季節和年際變化,這是短時間序列船測資料無法做到的。
長江河口鹽水入侵研究始于20 世紀60 年代,研究所需氯度數據多以傳統的人工采樣分析和船測采樣分析獲得,由于無法開展長時間序列大范圍的同步實時監測,所獲的原型數據零散不全,系統性和實時性差,難以滿足對鹽水入侵規律及其對水源地影響研究的要求。要全面掌握長江河口鹽水入侵的規律,必須對長江河口氯度進行大范圍、長序列的同步實時監測,以獲取完整的氯度原型觀測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