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管網漏失和水質穩定性是影響供水安全的重要問題,科學合理的獨立計量分區(DiscreteMetering Area , DMA) 管理,可以輔助漏失點定位,控制二次污。根據北京市某區實際監測數據,開發了供水管網水力水質模型,并應用建立的模型針對該區分析了不同DMA 方案的可行性,確定了優化的DMA 模式。 |
【部分正文預覽】 | 世界范圍內管網平均漏失率約為17 % ,我國的管網漏失率則高達25 %[1 ] 。管網漏失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也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2 ] 。及時發現管網漏失,并采取有效的運行管理措施,能夠提高供水可靠性并減少漏失。但是漏失檢測和漏點定位一直以來是一項非常困難而繁瑣的工作[3 ,4 ] 。實踐證明通過科學合理的獨立計量分區(DiscreteMetering Area , DMA) 管理,可以及時發現管網漏失和爆管等問題,輔助漏失點快速定位,還能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保障管網輸配水水質。歐美國家已針對供水管網漏失控制出版了專業手冊,其中就有很大的篇幅涉及分區管理的原理、規劃思想及實例[ 5 ,6 ] ,近年來,國內也有一些研究[ 7 ,8 ] 。但是DMA模式意味著“環狀管網—枝狀管理”,實施后可能對用水區的供水穩定性和安全帶來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