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0 概述
在某些給水系統建立較早的城市,由于其運行時間長,雖逐年對給水管網進行維護與改建,但因維護手段落后、改造不及時以及資金短缺等原因使得管網中存在著許多超期服役的管線,或者某些管線雖然仍在設計服役期內,但由于受外部填埋土壓、地表重荷和電力沖擊以及管內外腐蝕、溫度變化的影響,或長期處于高負荷條件下運行等原因,使得供水管道過早老化,爆管問題日益嚴重,降低了供水可靠性,增加了管網運行動力費用,直接影響供水企業和用戶的利益。因此,對給水管網進行改造是供水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如何確定管網的最佳改造時間,使自來水公司獲得最大的利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國外很多學者已經對給水管道最佳更換時間做了研究。Shamir 和Howard 采用回歸分析得到管道的爆管率是時間的函數,利用這個關系尋找管道更換的最優時間,從而降低給水管道的修復及更換的總費用。Wal ski 和Pelliccia (1982) 采用了Shamir 和Howard (1979) 預測爆管率模型,設定一個時期內管道的總修復成本等于更換成本,得出一個優化更換時間評價方法。Hong (2006) 等人利用預計總費用最小值和每年平均費用的最小值做比較,得出利用每年平均最小費用的方法比用總費用最小值的方法得出的管道最佳更換時間長很多。本文提出將極限爆管率代入爆管預測模型,得出最佳的換管時間預測模型,為建立管網維護管理的決策系統,尋求經濟有效的管道更新策略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