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氮磷過量排放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是我國政府和公眾當前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1 ] 。當水體中TP > 0. 02 mg/ L 或TN > 0. 2 mg/ L 時就被視為富營養化,它的表征之一即為藻類過度增長。研究表明,每向水體中排放1 g 磷會引發950 g (干重) 藻類的生長[1 ] 。控制水體富營養化,防止水體污染的最根本途徑就是對污染源進行治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水排放標準的日趨嚴格是目前世界各國普的展趨勢,以控制富營養化為目的的脫氮除磷已成為各國的主要研究方向。隨著《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918 —2002) 的實施,無論是新建污水處理廠還是已有污水處理廠都面臨著污水深度脫氮除磷的要求[2 ,3 ] 。
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出水中的氮磷含量, GB18918 —2002 一級A 標準要求NH3 —N ≤5 mg/ L 、TN ≤15 mg/ L 、TP ≤0. 5 mg/ L , 同時還要保證BOD、COD、SS 三項常規指標達標,處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這些目標中,其內在、外在的影響因素很多,如何在眾多的因素中提煉出一條線,分出側重點,這對現在我國污水處理廠的脫氮除磷研究能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北京兩座運行狀況較好的污水處理廠(酒仙橋和清河污水處理廠) 進行生產性試驗,并對近一年的運行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得出適用于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的可行性調控參數及其域值。
1 試驗地點與方法
1. 1 酒仙橋和清河污水處理廠簡介
酒仙橋污水處理廠是北京擬建的15 座城市污水處理廠中規模較大的1 座,其遠期總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35 萬m3 / d。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設計污水處理規模20 萬m3 / d ,分成兩個系統,每個系統負擔處理污水10 萬m3 / d ,一期工程占地24 hm2 ,采用氧化溝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