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沉淀法對重金屬礦坑水中氟離子的去除
文件大小:0.25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3-12-10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石灰沉淀法 水中氟離子 混凝劑   |
【摘要】 | 為揭示石灰沉淀法去除重金屬礦坑水中氟離子的規律,以含氟礦坑水為研究對象,考察了混凝劑投加、沉淀時間、反應初始pH、石灰投加量等操作條件對氟離子去除率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鉛鋅礦坑水主要來源于鉛鋅礦帶井下開采的局部構造裂隙水、風化裂隙水、采空區積水等[1]。地下開采活動改變了礦帶原有的氧化還原狀態,形成含重金屬礦坑水[2-4]。此外,由于礦坑水主要來源于地下滲水,從而使得外排礦坑水具有與礦區周邊地下水相似的水質特征。尤其,在某些地下水含氟高的礦區[5],礦坑水同樣具有高氟的特征,高氟礦坑水的外排對礦區周邊環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石灰沉淀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含重金屬礦坑水處理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地去除礦坑水中的鉛、鋅等重金屬離子[6-8]。石灰沉淀法去除重金屬的同時,對礦坑水中的氟離子同樣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9-10]。但現有研究在重點關注該方法對礦坑水中重金屬離子去除過程的同時,對礦坑水中的氟去除規律研究較少。
本文以云南某鉛鋅礦含重金屬、高氟礦坑水為研究對象,考察了石灰沉淀法在不同操作條件下對該礦坑水中氟離子去除效果的影響,以揭示重金屬去除過程中,氟離子的去除規律。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