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砂生物濾池深度脫氮影響因素分析 |
文件大。0.4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7-0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深度處理 脫氮   |
【摘要】 | 針對二級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的需要,對進水水質達到一級B或者劣于一級B,但優于二級標準的污水進行脫氮影響因素分析。 |
【部分正文預覽】 | 曝氣生物濾池作為生物膜法處理技術的一種新型的處理方式有眾多的優點: 占地面積少,水力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污泥產量少等而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而發展起來[1-3]。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水源緊缺問題面臨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因而污水的再生利用成為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之一,但其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相應的水質指標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4-5]。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快速進入城市化發展時期,城市內河作為城市各類污染物的直接受納體,黑臭現象越來越值得重視,同時也是下游水體( 包括干流水系、湖泊、近海水域及地下水等) 的重要污染源[6]。因此對排入城市內河的水體要求也就越來越高,特別是對N、P 的要求。綜上所述,探討一種合適的再生水深度處理方案在解決城市水資源緊張和城市黑臭河道問題方面具有深遠意義。 曝氣生物濾池在城市廢水的深度處理和再生利用方面及其主要的影響因素已有較多研究[7-9]。濾料的粒徑對生物脫氮有著顯著地影響,然而對于小粒徑特別是1 mm 左右的均質濾料在深度脫氮方面的研究文獻較少。因而本文就一種小粒徑活性砂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脫氮處理效果及其主要影響因素進行探索和分析。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