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清河流域的水文特征變化對白洋淀濕地的影響 |
文件大小:0.57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6-1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年徑流特性 保護濕地   |
【摘要】 | 對大清河年徑流特性進行了闡述,對其時空變化規律進一步探討分析,結論得出白洋淀濕地退化的原因是大清河流域資源性缺水的結果,提出了保護濕地的對策。 |
【部分正文預覽】 |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太行山東麓,域跨地理座標在東經113° 40 ˊ ~ 117° 00' 和北緯38° 10' ~ 40° 00' 之間,分布在北京市、山西省及河北的張家口、保定、石家莊、廊坊、滄州、衡水市,流域總面積為43 060 km2 ,其中山區面積22 822 km2 ,占53% ; 平原面積20 238 km2 ,占47%。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屬太行山脈,由中山區、低山區和丘陵三部分組成; 東部屬華北平原。大清河水系分為南北兩支,呈扇形分布,較大河流有潴龍河、唐河、清水河、界河、府河、漕河、瀑河、南拒馬河、北拒馬河( 白溝河) 、大清河。白洋淀直接承接大清河南支來水,白溝河及南拒馬河通過白溝引河引入白洋淀。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