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對該濕地近3 年的水質改善效果研究表明,經過濕地凈化,飲用水源水的DO、TP、NH3 - N、糞大腸菌群等主要指標提高了一個等級,濕地的主體功能區即根孔生態凈化區和深度凈化區發揮著相輔相成的凈化作用; 濕地水質凈化效果的季節性變化明顯,通常夏、秋暖季的凈化效果較好,而冬、春冷季的效果較差; 濕地運行3 年期間對氨氮的去除效果和DO 濃度的增長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對濁度、Fe、Mn 和TN 的去除效果則逐年下降。另外,分析了濕地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正文:
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的關鍵是水源保護,目前國內外在這方面已開展了大量研究[1~3],其中比較重視采用生物/生態方法修復水系統[4,5]。嘉興市地處平原河網區,是我國代表性的水質型缺水城市,其水源直接來自河網。嘉興市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改善水源水質,其中卓有成效的是修建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城市飲用水源處理濕地系統———石臼漾水源生態濕地工程。該工程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提供方案和技術支持,與嘉興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由嘉興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行和維護[6]。石臼漾濕地已穩定運行4 年,發揮著多重生態服務功能。筆者重點研究了石臼漾濕地近3 年的水質改善效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旨在為我國類似地區飲用水源保護濕地的建設、運行提供技術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