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通過比較采用A2/O處理工藝的三座污水處理廠的生物池設計、實際進水濃度、工藝參數選擇等因素與二沉池出水總磷濃度的關系,經過試驗調試和分析探索,確定在泥齡一定的條件下,厭氧池池容(水力停留時間)、實際進水COD(BOD5)濃度、進水碳源的分配、污泥濃度(MLSS)、溶解氧等是提高A2/O工藝生物除磷效果的關鍵控制參數,而在所有的影響因素中,水力停留時間又最為關鍵.因此,在側重生物除磷的系統設計中,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中“厭氧池水力停留時間宜為1~2h”條文,建議取上限值,甚至可延長至2.5h.|
正文:
在確保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918—2002) 的一級B排放標準的前提下,為充分發揮A2 /O 處理工藝中生物除磷的功能,提高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除磷效率,以減少化學除磷的藥劑投加量來達到降低藥劑成本和藥劑對系統的干擾影響。通過分析柳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的陽和( 處理規模為12. 5 ×104 m3 /d) 、白沙( 處理規模為10 × 104 m3 /d) 、龍泉山( 處理規模為25 × 104 m3 /d) 等三座采用A2 /O 處理工藝的污水處理廠的生物除磷效果,比較了三座污水處理廠的生物池設計、實際進水濃度、工藝參數選擇等因素與二沉池出水總磷濃度的關系,經過試驗調試和分析探索,確定在泥齡一定的條件下厭氧池池容( 水力停留時間) 、實際進水COD( BOD5) 濃度、進水碳源的分配、污泥濃度( MLSS) 、溶解氧等參數是提高A2 /O 工藝生物除磷效率的關鍵控制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