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濕地對下游河道徑流和洪水產生的影響 |
文件大小:0.28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2-1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對下游河道 濕地生態環境   |
【摘要】 | 本文以開都河流域的支流,烏拉斯臺河段上的一處水草濕地為例,分析了解水草濕地對下游河道的徑流及洪水產生的影響,為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
【部分正文預覽】 | 開都河流域位于天山南坡,塔里木盆地北緣,地理坐標介于東經82°58′~86°55′和北緯41°47′~43°21′之間,北與瑪納斯河、呼圖壁河接壤。開都河發源于天山中部艾爾賓、伊連哈比爾尕、那拉提、科克鐵克等山脈,是巴州產水量最大、屬雨雪混合補給的河流,是巴州主要的產水區。在下游段,開都河從左岸匯納莫合茶汗溝、哈河仁郭楞溝(河流出水草濕地后河名為烏拉斯臺河)的部分水量,再經120km注入博斯騰湖大湖。 烏拉斯臺河位于巴州和靜縣境內,源頭莫呼查汗河和哈合仁郭楞溝發源于天山山地艾爾賓山南坡的希南達坂和烏蘭達坂,是以冰川、積雪融水以及夏季降雨補給為主的山溪性河流,流域平均海拔高度為3000m,河道平均坡度
60‰。源頭哈合仁郭楞溝和莫呼查汗河的水量經山前戈壁和沼澤草地后,在開都河下游段處匯入開都河。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