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苯二甲酸酯(PAEs,又稱酞酸酯)是一種環境激素類污染物,主要用作增塑劑,也用于農藥、涂料、印染、化妝品和香料等的生產,全球年產量高達4伊105 t。PAEs與聚烯烴類塑料分子之間僅由氫鍵和范德華力連接,很容易遷移到外環境,引起環境污染,在地表水、污水、污泥、沉積物乃至食品中都檢測到PAEs的存在[1-2]。PAEs 的主要危害是環境激素作用,擾亂人和動物的生殖能力。動物試驗表明,PAEs使甲殼類和兩棲類動物的生殖能力下降、后代數量減小、引起基因畸變[3]。由于其潛在的生態毒理風險,PAEs已被列入美國環保署和中國國家監測中心的優先控制污染物名單,如何有效控制和去除水中的PAEs也已成為水處理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
納濾(NF)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4-7],是飲用水深度處理和污水回用的首選技術之一,已有大規模工程化應用的成功案例[8-9]。然而,膜污染引起的滲透通量下降及膜壽命的降低等問題限制了納濾膜技術在市政領域的推廣應用。天然有機質,如腐植酸、海藻酸鈉等,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許多學者研究了天然有機質污染對納濾膜性能和水中有機污染物截留的影響,得出天然有機質污染改變了納濾膜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從而使膜對有機污染物的截留率出現升高或下降的趨勢,這與納濾膜的特性及有機污染物的性質有關[10-15]。
本研究選用地表水中檢出率較高的3 種PAEs,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研究天然有機質污染對納濾膜的性能和去除水中PAEs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