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高通量納濾膜研究 |
文件大小:0.4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12-3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聚二甲基硅氧烷 高通量復合納濾膜   |
【摘要】 | 以聚砜為底膜,以哌嗪和均苯三甲酰氯為反應單體,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為油相添加劑,制備了高通量復合納濾膜。 |
【部分正文預覽】 | 納濾膜,屬于壓力驅動分離膜的一種,分離特性和反滲透膜類似,但是操作壓力較反滲透要低許多。納濾膜對帶電離子的截留主要是靠靜電效應,而對中性物質的截留主要是利用了膜孔本身的篩分作用。納濾膜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紀70 年代末,美國的J E Cadotte 對NS-300 膜的研究。對納濾膜比較清晰的劃分最早開始于1984 年,Filmtec 公司在年度廣告經理會議上將膜孔的尺寸在1 nm 左右的膜稱為納濾膜[2]。這就將納濾膜和反滲透膜(膜孔直徑小于1 nm)和超濾膜(膜孔直徑大于2 nm)清晰的區別出來。 截留相對分子質量為200~2 000 的不少納濾膜表面帶有電荷,對不同電荷和不同價態的離子有不同的Donann 電位,納濾膜的孔徑和表面特征決定了其獨特的性能。在道南效應的影響下,納濾膜對不同價態的離子有不同的截留性能,因此納濾膜對不同價態的離子有較高的選擇分離性,且對2 價離子的截留可以和反滲透膜相媲美。
基于納濾膜獨特的分離性能和較低的能耗,經過近30 年的發展,納濾技術已經成為目前國內外膜分離領域研究的熱點,并且已經廣泛的應用到水處理的各個領域。現階段納濾膜主要應用在飲用水深度處理,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預處理,醫藥、食品、工業污水的處理以及母液中小分子有機物的濃縮和提取上。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