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以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鐵為絮凝劑,采用強化混凝的處理方法,對微污染水中有機氯(OCPS)的消除進行了研究,考察了混凝劑投加量、pH 值、原水濁度、溫度和凹凸棒土助凝劑等因素對OCPS 消除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pH 值在5~6,PAC 投加量為14mg/L 時,OCPS 及濁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57.03%~74.83%和98.18%;OCPS和濁度的去除率隨原水濁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溫有利于OCPS去除;活性炭和改性凹凸棒土作為助凝劑對OCPs 的去處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分別投加5mg/L 改性凹凸棒土和活性炭,OCPS 去除率分別達到47.4%~78.2%和22.8%~79.5%,低投加量下改性凹凸棒優于活性炭;混凝對DDT 去除好于HCHs;PFS 去除OCPS 的效果好于PAC. |
【部分正文預覽】 | 有機氯農藥(OCPS)因在農牧業增產、保存以及人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方面的巨大的作用而在20 世紀60~80 年代被廣泛生產并大量使用,導致空氣、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污染,毒物累積在牲畜和人體內引起中毒,造成了嚴重的公害問題.由于OCPS 的“三致”效應、生物蓄積性、難降解性和內分泌毒性,早在2001 年5 月就被正式列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黑名單.OCPS 在水源 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甚至母乳和北極地區海水中也數目可觀.例如萬譯文[1]等對北京官廳水庫表層水 HCHS 和DDT 類調查顯示2 種物質的含量范圍分別為3.93~38.94ng/L3.71~16.03ng/L;鄭江等[2]對烏魯木齊市地表水進行采樣檢測發現,水中有機氯化合物總濃度也是達到了15.1~41.2ng/L;張秀芳等[3]對遼河下游水中HCHs 和DDT 檢測發現HCHS 為7.59~30.82ng/L, DDT 為0.69~4.16ng/L;20 世紀末北京地區母乳中HCHs、DDT 含量仍達1180g/kg 和2040g/kg (以奶脂計),高于美國、瑞典和日本等發達國家20 世紀80 年代母乳中的相應含量[4].在俄羅斯北極海水中檢測出了較高的DDT 的污染[5],目前DDT 仍然被生產和用來作為瘧疾防控的農藥,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有3 個國家生產這種農藥,分別是中國、印度和北朝鮮[6].為此,尋求適宜的水處理方法來控制和消除飲用水中的OCPS,對于保證水質安全和應對OCPS 污染突發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