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通過室內實驗和野外監測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了氨氮(NH4+-N)和硝氮(NO3--N)在太湖水華自維持中的不同作用.室內實驗結果表明,水華微囊藻在以NH4+-N 為氮源時比以NO3--N 為氮源時具有更高的生長以及光合能力,當生長在不同的NH4+-N/NO3--N(濃度比)上時水華微囊藻均優先吸收NH4+-N,而當NH4+-N 濃度大于2mg/L 時,水華微囊藻的生長速率急劇下降;野外監測結果顯示,在太湖藻型區,水體中的氮源以NO3--N 為主,除了竺山灣,其余湖區全年NH4+-N/NO3--N 基本在0.5 以下, NH4+-N 年平均濃度在2mg/L 以下.結果表明,太湖中巨大的氨再生量使得浮游植物能以NH4+-N為主要氮源生長,而低濃度NH4+-N環境避免了浮游植物的生長受到抑制,兩者共同保證了夏秋季太湖浮游植物的高生長以及光合能力,使得微囊藻生長旺盛、藍藻水華維持在嚴重狀態. |
【部分正文預覽】 | 一般認為,氮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1],而在淡水中磷則是主要限制因子[2],但許海等[3]研究表明,氮在太湖浮游植物的生長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夏秋季藍藻水華暴發時期,氮的作用更是超過磷,成為限制浮游植物生長的因子.太湖中的氮以無機氮為主,硝氮(NO3--N)和氨氮(NH4+-N)在無機氮中占了主要部分,其中又以NO3--N 居多[3],而對于這2 種太湖中主要形態的氮在太湖藍藻水華自維持中的作用,國內外相關報道甚少.
室內實驗條件雖與自然條件相差甚遠,但可以了解太湖水華優勢藻種在不同形態氮上時生長以及光合特性的差異.本文擬通過室內實驗和野外監測相結合的方法,探討NH4+-N 和NO3--N在太湖藍藻水華自維持中的不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