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飲用水源因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威脅而 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我國水源水受有機物污染不 斷加重,藻類過量繁殖,預氯氧化強化混凝技術是飲 用水處理常用的技術,但近年來隨著眾多氯消毒副 產物的發現[1,2],制約了其應用。因而,高錳酸鹽預 氧化技術得以迅猛發展,其對藻類、有機物的去除以 及助凝均具備良好性能[3~6]。 九龍江是廈、漳兩地區的主要飲用水源,流域內 水質主要受兩岸排入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影 響,氨氮、總磷、色度、有機物等含量超標,近期部分 河段時有藻類大量繁殖,水質進一步惡化,屬典型的 微污染水源水[7]。如何利用常規處理技術,更為有 效、經濟地保障飲用水安全是九龍江微污染水源水 處理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硫酸鋁(AS)和硫酸鐵(FS)作為重要無機混凝 劑,兼具無毒或低毒、價廉、原料易得等多方面的優 點[8],在水處理工業尤其是給水處理中的應用一直 占據重要席位。本研究選取常規給水所用混凝劑硫 酸鋁和硫酸鐵,在與漳州某水廠實際生產相近的混 凝攪拌條件下,對夏季漳州段九龍江水源水進行高 錳酸鉀預氧化強化混凝處理試驗,系統研究藥劑用 量與處理效果的關系,為其實際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