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東部黃土缺水區地下水開發利用模式分析 |
文件大小:0.4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1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甘肅中東部 黃土缺水區 地下水 開發利用模式   |
【摘要】 | 甘肅中、東部的黃土分布區是甘肅省最為缺水的地區,目前對地下水的開發主要集中于河谷盆地第 四系地下水,對黃土區下伏碎屑巖類孔隙裂隙水和周邊基巖裂隙水多為點狀開采,地下水仍具一定的開發潛力。本 文對淺層、深層地下水的開發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指出淺層地下水主要放在水源地開采潛力分析和進一步尋找 富水地段上,黃土區下伏碎屑巖類深層水及周邊基巖裂隙水主要尋找顆粒粗的含水巖組和有利于儲水的構造。 |
【部分正文預覽】 | 地處甘肅中、東部的黃土分布區,總稱為隴中黃土高原, 其中以六盤山為界分為兩部分,以西為隴西黃土高原,以東 為隴東黃土高原。總面積12. 31 × 104 km2。本區地域廣闊、 人口稠密、礦產資源豐富,多年來在甘肅省經濟發展中一直 占有重要位置。但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條件限制,區內水資源 貧乏,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已嚴重制約著本區經濟的進一步 發展。因此,尋找和合理開發利用有限的水資源,一直是本 區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在收集和分析已有成果資料的基 礎上,對開發利用地下水的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