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排水管道沉積現狀研究分析 |
文件大小:0.4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2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排水管道 沉積物 現場調研 沉積影響因素   |
【摘要】 | 對廣州市典型區域排水管道沉積現狀進行調研,分析了坡度、管徑、管材、匯水區域性質、排水體制等因素對管道沉積的影響。調查顯示,研究區域內一半的排水管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沉積現象,分析表明:坡度對管道沉積的影響最大,管道沉積量和管徑成正相關;鋼筋混凝土管道比PVC管道沉積現象嚴重;不同匯水區域中,老式小區、商業區管道沉積現象最嚴重;此外,分流制雨水管道比合流制系統沉積更甚。 |
【部分正文預覽】 | 研究顯示城市排水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積,管底沉積物將造成管道腐蝕、過流能力降低。美國對合流制排水系統旱季沉積規律研究時發現,管道水流中5%~30%的固體物質將沉積到管底[1]。李茂英[2]等調研表明,北京排水管道運行狀況不容樂觀,50% 以上的管道沉積物厚度與管徑比超過10%。在雨水徑流的沖刷作用下,沉積物中賦存的污染物釋放進入城市水體,對受納水體的水環境構成嚴重威脅[3]。隨著點源污染治理程度的提高,非點源污染對水體的污染負荷貢獻比例逐年增加,暴雨時受納水體污染負荷的30%~80%都來源于溢流排放的管道[4]。因此,開展排水管道沉積物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控制城市開放水體的污染。近年來,廣州排水系統負荷顯著增大,市政管網排水不暢問題日益突出,由于沉積物影響管道的過流能力,管道沉積問題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