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位于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增長的帶動力量。隨著新區工業產業的進一步升級,其所帶來的環境壓力也進一步增大。多家生物制藥企業的遷入、百萬噸乙烯項目、3 000× 104 t 煉油項目、100 萬輛汽車生產項目等相繼啟動,工業用水量和廢水產生量均有較大幅度增加。目前,濱海新區產生的廢水主要涵蓋了制藥、石油化工和冶金等行業的諸多廢水,其水質特點主要表現為“兩高一低”( 難降解COD 和TP 濃度高、BOD5濃度低) 。另外,其水質往往還表現為污染物種類繁多、可生化性較差、各成分配比失調、pH 值變化范圍較大、腐蝕性較強、含鹽量高等工業園區廢水水質特點,處理難度大[1]。目前我國工業園區已建和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大部分仍采用生物處理法,但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標準的提高,單純的生物處理工藝已經很難滿足一級出水水質要求,尤其是生物處理法無法解決工業廢水中溶解性難降解COD 含量高這一問題,必須采用物理、化學等輔助方法加以解決,改造迫在眉睫[2,3]。為了解工業園區廢水特點,筆者對天津濱海新區某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并結合該污水處理廠的水質特點進行了一系列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