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預處理洗浴廢水試驗研究 |
文件大小:0.5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12-0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混凝沉淀法 洗浴廢水 濁度去除率 混凝沉淀工藝   |
【摘要】 | 采用混凝沉淀法預處理洗浴廢水,探討混凝攪拌強度、混凝劑投加量、廢水pH值及沉淀時間等因素對CODCr及濁度去除率的影響,研究混凝沉淀工藝的最佳運行條件。 |
【部分正文預覽】 | 校園洗浴廢水具有污染程度輕、污染物成分簡單、水質相對穩定、水量周期性變化等特點[1-3]。洗浴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人體皮膚分泌物、油脂、皮屑、毛發、污垢、合成洗滌劑和香料, 以及細菌、真菌、大腸桿菌和病毒等[4-5]。洗浴廢水處理主要采用物化法與生化法相結合的處理工藝。物化法具有投資少、運行簡單、易于管理等優點[6],常作為廢水預處理措施。洗浴廢水物化處理工藝流程主要有混凝沉淀-過濾、混凝-氣浮、微絮凝纖維過濾-膜濾等[7], 這些工藝流程中都包含混凝處理單元, 而且混凝處理效果直接影響著后續處理流程的運行負荷、處理成本和出水水質等。因此, 分析混凝沉淀的影響因素, 探討混凝沉淀處理洗浴廢水的最佳運行條件, 可以為校園洗浴廢水處理及回用工程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為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更廣闊的前景。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