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法處理馬鈴薯淀粉廢水的應用研究 |
文件大小:0.2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2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混凝沉淀 馬鈴薯淀粉廢水 蛋白回收   |
【摘要】 | 采用混凝沉淀法對馬鈴薯淀粉廢水進行了試驗及工程應用研究。結果表明,混凝劑種類、投加量、投加方式、pH及沉降時間對處理效果都起著重要作用。在pH為10左右,PAC投加量為5000mg·L^-1,PAM投加量為3.2mg·L^-1時,沉降30min,廢水COD去除率達58.14%;濁度去除率可達91.97%;SS去除率達91.11%。用混凝沉淀法處理馬鈴薯淀粉廢水可減輕后續生化處理系統的負擔,在蛋白回收生產工藝中應用,可提高蛋白的回收率。 |
【部分正文預覽】 | 淀粉廢水是在淀粉 以及相關淀粉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 ,是食品工業中污染最嚴重的廢水之一。以馬鈴薯淀粉生產為例,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清洗廢水和生產廢水。清洗廢水 COD、BOD含量不高,采用澄清沉淀的方法可循環使用;生產廢水 由細胞液和工藝廢水組成,含有大量的有機物,COD高達10000~40000mg·L~,排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泡,直接進行生化處理有難度。需進行預處理,其 目的是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及濁度,減輕后續處理系統的負擔,同時實現蛋白的回收利用。 目前國內常用 的預處理方法有混凝法『1-2]、發酵法 、氣浮法[5]和超濾法『6】。發酵法雖然可以回收淀粉廢水中的可溶性蛋 白,但是 COD去除率相對較低 ,還需進行二次處理朔;氣浮法 回收蛋 白率不高,有機物去除率低 ;超濾法在回收蛋 白的同時,可 以降解廢水中的 COD,是一種有前景的處理技術 ,但 設備投資大,目前在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推廣有 困難;混凝法具有投資操作簡單 ,有機物去除率高 ,運行穩定罔等優點,筆者采用混凝沉淀法對馬鈴薯淀粉廢水進行處理,試驗效果較好,在蛋白回收生產工藝中應用,提高了蛋白回收率。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