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游高濁度水給水工程設計運行調研 |
文件大小:0.3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7-2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高濁度水 取水型式 兩級混凝沉淀 工程設計   |
【摘要】 | 為了總結長江上游高濁度水給水工程設計經驗和修編《高濁度水給水設計規范》,對川渝兩地數個城市供水企業進行了調研。長江上游干流(含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濁度每年有數十天在1000NTU以上,有數天在3000NTU以上,并有上10000NTU的情況.仍屬多沙高濁度水體。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經過五十余年高濁度水給水3-程設計、總結和研究,提出“沉淀分級效應” 理論.逐漸形成采用多級混凝沉淀處理多沙高濁度水工藝技術。近20年設計的高濁度水給水工程基本上都采用兩級混凝沉淀工藝流程.運行效果良好。本文還對多沙高濁度水給水7--程的取水、絮凝、沉淀和排泥的形式作了介紹。 |
【部分正文預覽】 |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批準. 由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等單位參編。對《高濁度水給水設計規范》CJJ 40—9l進行全面修訂。原規范只適合于黃河高濁度水。本次修訂要求將適用范圍擴展到全國范圍的高濁度水給水設計.要求全面總結原規范發布以來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發展的新技術、新經驗。長江上游及其支流為該地區的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原水多沙高濁度。為了總結長江上游高濁度水給水工程設計經驗和修編該規范.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西南地區特別是川渝兩地的成都、重慶、綿陽、攀枝花、瀘州、南充、宜賓、樂山、雅安、三臺等城市供水企業進行了調研。規范修編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將調研情況和部分給水工程設計參數匯總.以饗讀者。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