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技術是一種高效低耗的自然處理工藝,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污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濕地系統普遍可以去除90%以上的有機污染物,而對氮、磷等營養元素的去除能力卻相對較差,去除率不超過50%[1]。其中磷作為引發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元素,含量過高會造成水中藻類大量繁殖并影響水質[2],因此尋找經濟有效的強化除磷工藝的人工濕地技術具有實際意義。
對傳統的人工濕地系統,磷的去除主要是通過填料介質的吸附、沉淀等物化作用[3],因此填料的吸附能力是限制其除磷能力的最主要因素[4]。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致力于尋找新型的填料材料來強化濕地系統的除磷能力,如鋁污泥[5]、頁巖[6]、礦渣[7]、硅灰石[8]、石灰石[9]等。
在我國,建筑廢料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左右[10-11]。隨著城鎮化的深化,建筑廢料的處置將成為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試驗所用建筑垃圾為粉煤灰磚廢塊,富含鐵、鋁、鈣或鎂等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除磷能力。通過對粉煤灰磚的靜態吸附試驗研究其吸附特性,并考察了其作為人工濕地填料去除效能特點,為利用建筑垃圾治理含磷廢水提供了理論基礎,已期達到以廢治廢的雙贏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