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污水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氮、磷排放超標已成為污水處理廠急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磷可通過穩(wěn)定的化學沉淀法去除,易于實現(xiàn)達標排放,因此更有效地實現(xiàn)生物脫氮成為研究熱點。一個完整的硝化- 反硝化反應(yīng)是生物脫氮的主要途徑。其中對于反硝化,理論上電子受體NO3--N 的COD 的當量為2.86 g/g,即將1 g NO3--N 還原為N2,需消耗碳源有機物2.86 g[1]。實際反應(yīng)中,污水的m(BOD5)/m(TKN)常要大于5 才能滿足反硝化的需要。而對于低碳氮比的城市生活污水,反硝化所需碳源不足已成為脫氮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分段進水A/O 生物脫氮工藝將進水沿池按比例投配至各段缺氧區(qū),以最大程度利用原水中的固有碳源,各段都是一個完整的脫氮過程,不同區(qū)域形成優(yōu)勢菌屬,在相同碳氮比條件下,其在脫氮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且所需池容較小[2-5]。分段進水A/O 工藝,以其有效的碳源利用,高效的脫氮效果備受關(guān)注。
本研究采用3 段進水A/O 工藝系統(tǒng),研究分段進水工藝對主要污染物的處理效果、各段對污染物的去除情況及其生物脫氮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