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時會產生大量的污泥,對污泥資源化利用可充分地利用污泥中的有用成分,產生較好的環保與經濟效益[1-6]。由于傳統的污泥基活性炭含碳量低、污泥灰分高且重金屬含量高等原因限制了污泥制備活性炭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污泥活性炭的含碳量,增加比表面積成為當前研究熱點之一[7]。Ansari 等[8]研究表明在脫水污泥中按一定比例添加聚苯乙烯磺酸鈉可有效提高污泥碳的含碳量并強化其對H2S 的吸附作用。近年,用廉價的生物可替代原料摻雜改性制備污泥活性炭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是秸稈生產大國,每年大量的秸稈被焚燒對環境造成危害,也造成秸稈資源的巨大浪費。秸稈的碳氮比高,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因此桔桿是制備活性碳較優原料[9]。
復配活性炭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活性炭制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成具有新特性的活性炭[10]。本試驗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10],分別以NaOH、H3PO4 和ZnCl2 為活化劑,通過化學活化和高溫熱解制備了秸稈-污泥復配活性炭,研究了活化劑、溫度等各試驗條件對復配活性炭樣品性能等的影響,并通過熱重曲線探討了不同活化劑對秸稈-污泥基活性炭形成過程的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