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進水A/O 工藝運行優化研究 |
文件大小:0.3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4-2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分段進水A/O 工藝 參數優化 ASM3 同步脫氮除磷   |
【摘要】 | 基于Stella 9. 0. 1 軟件建立分段進水A/O 工藝的ASM3 水處理模型,并對模型進行簡化,引入反映污泥中異養菌和自養菌活性的參數PXH和PXA。在HRT = 10 h、VA /VO = 2 /6、R =75%及三級進水分配比N1 ∶ N2 ∶ N3 = 3 ∶ 4 ∶ 3 的工藝狀態下,由實測數據得出PXH和PXA的校正值分別為0. 8 gCOD/gMLSS 和0. 05 gCOD/gMLSS。通過校正后的模型討論了各種操作條件對出水COD、NH +4 - N 及NO -3 - N 的影響。結果表明: HRT 是影響出水COD 濃度的最主要因素; 增大污泥回流比R 及缺、好氧池的容積比VA /VO都會減小出水NO -3 - N 濃度; 為保證出水的NH +4 - N 度較低,除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較長的水力停留時間外,第三段的進水分配比也不宜過大。 |
【部分正文預覽】 | 分段進水A/O 脫氮工藝反應池的容積小、無需內回流且具有較高的脫氮能力,因此適用于有深度脫氮要求的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但由于操作和控制復雜,其進水分配比及缺、好氧池的容積比等操作條件需要較長時間的實際運行、優化才能處于較佳狀態。有學者通過試驗來尋求較佳的工藝參數值[1 ~ 3],但參數調整頻繁,且每次變動參數都需要較長的時間以穩定系統,因此試驗周期很長[1]。而通過仿真建模,模擬不同操作條件下系統的出水水質,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得到優化方案,為實際運行提供指導[4]。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