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測定亞氯酸鹽方法的對比 |
文件大小:0.1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10-1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二氧化氯 飲用水 亞氯酸鹽 氧化氯發生器 亞氯酸鹽   |
【摘要】 | 用二氧化氯消毒飲用水會產生亞氯酸鹽等消毒副產物,供水企業在生產消毒過程中,由于二氧化氯發生器原料氯酸鈉和鹽酸的配比或投加量不當,會引起飲用水中亞氯酸鹽指標超標。 |
【部分正文預覽】 | 飲用水的消毒方式有很多,有臭氧、氯氣、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等。到目前為止,自來水消毒用得最多且經濟的方法是氯氣和二氧化氯消毒,但由于氯氣運輸不方便,越來越多地被二氧化氯所替代。目前在廣西除桂林、南寧等供水量較大的自來水公司還使用氯氣消毒外,其余大多數水廠均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的發生主要有電解法和復合化學反應法。氯酸鈉和鹽酸的化學反應法以其反應較完全、效率高、安全、易于控制而被廣泛應用于供水能力在 5 萬立方米/日以下的水廠。在氯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氯過程中,如果鹽酸量不足,會使水中亞氯酸鹽含量偏高或者超標(水質標準中規定亞氯酸鹽不得超過0.70mg/L)。在以往廣西地區的水質督察中就發現有的供水企業供水中亞氯酸鹽指標偏高現象,所以快速測定飲用水中亞氯酸鹽含量,對確保水質達標以及控制氯酸鈉與鹽酸投加量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
|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