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1 項目概況
北京市豐臺體育中心位于北京市豐臺區, 是2008 年北京奧運會壘球項目比賽的場館,也是2008年奧運會第一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比賽場地,為了充分體現“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三大理念,降低體育中心運營成本,在場館擴建中增加了雨洪/ 中水處理利用項目。該處理裝置設置在體育中心的北門偏西停車場位置,按照全地下方式建設。
豐臺體育中心的雨水收集場地為足球場的看臺及跑道,總面積23 000~25 000 m2 ,場地收集雨水條件好,有已建成的雨水輸送管道,因此對該地雨水收集后進行處理,處理后的雨水主要用于體育中心內場區綠化、道路澆灑、比賽場地草皮的養護。本文介紹其中的雨洪利用部分。
豐臺體育中心綠化、道路澆灑、沖廁的雜用水用水量分析見表1 。
表1 豐臺體育中心雜用水用水量分析
雜用水用途日用水量/ m3/ d 年用水量/ m3/ a
綠化用水350 84 000 (3~10 月)
道路澆灑用水70 25 200
沖廁用水140 50 400
合計560 159 600
除了雨水最大可收集量約1. 5 萬m3 / a ,中水約6. 5 萬m3 / a 外,剩余用水缺口由市政中水或市政自
來水補充。根據豐臺體育中心的場地條件(主要是占地許可條件) ,結合雨水收集面積,整套系統設置
了每次降雨最大收集能力為1 500 m3 的收集池及調節池、儲水池,設備處理能力為13. 5 m3 / h 。
2 設計原則和設計指標
(1) 降雨重現期按1 a 設計。
(2) 雨水儲水池應盡量容納匯水面的降雨。
(3) 初期雨水棄流處理。
(4) 考慮到與游泳館淋浴水合并處理,設置雨水預處理設施;處理工藝選擇應兼顧處理雨水和淋浴水的要求。(5) 布局充分考慮場地限制,最大程度減少占地面積。
(6) 處理后的雨水滿足綠化、道路澆灑、沖廁的要求,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 GB/ T 18920 —2002) 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