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篇名】 | Study on Artificial Medium for Removing PCBs and PAHs in Source Water |
【文獻出處】 | 中國給水排水,2007年 05期 |
【英文關鍵詞】 | artificial medium source water PCBs PAHs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
【中文關鍵詞】 | 人工介質 源水 多氯聯苯 多環芳烴 水質改善   |
【摘要】 | 考察了人工介質富集微生物對W市源水中多氯聯苯(PCBs)和多環芳烴(PAHs)的去除效果。試驗結果表明,源水中存在較高濃度的PAHs;當介質的填充密度(介質與水的體積比)從15.6%增加到38%時,對PCBs和PAHs的去除率均有所增加;當HRT從3 d增加到7 d時,對PCBs和PAHs的去除率均沒有明顯提高。可見增加介質填充量有利于對PCBs和PAHs的去除,通過人工介質富集微生物對源水中的PCBs和PAH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出水PAHs濃度難以達到《城市供水水質標準》(CJ/T 206—2005)的要求。 |
【英文摘要】 | Study on Artificial Medium for Removing PCBs and PAHs in Source Water |
【部分正文預覽】 | 隨著有機化工、石油、醫藥、農藥、殺蟲劑及除草劑等工業的迅速發展,水體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和范圍也越來越大。據報道,在法國塞納河、武漢東湖水中均檢出了多氯聯苯(PCBs)[1、2],而杭州市的地表水及河南省主要城市飲用水源水中存在多環芳烴(PAHs)等有機污染物[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