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 北京市水務局組織實施了“順義新城溫榆河水資源利用工程” (以下簡稱“引溫濟潮” 工程), 將溫榆河水經過MBR 工藝處理后, 通過泵站引至城北減河及潮白河向陽閘-河南村橡膠壩之間河段。該工程的實施, 將有效緩解潮白河水資源緊缺的狀況,增加潮白河流域生態用水、補充地下水, 同時為順義新城和奧運會水上項目提供生態和景觀用水, 有利于潮白河地下水的回補及生態走廊功能的恢復。但由于調水量有限, 工程實施后水體在河道中基本靜止, 流動性很差; 此外根據工程設計調水水質, 總氮和總磷濃度相對偏高, 有一定的水華爆發的可能性。因此,必須考慮必要的水質改善和保護措施, 保證水體使用功能的正常發揮。
非點源污染一般指由于暴雨的動力作用, 地表產生徑流, 污染物隨水土遷移對受納水體形成的沖擊性污染, 這已成為流域水環境問題的主要成因[1]。主要污染源包括農田灌溉、農田和森林徑流、未進入下水道的城市徑流、大氣的沉降以及可能產生污染的生產活動如森林砍伐、水利建設、土地開發等[2-3]。隨著社會化肥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 農業生產走上了高投入、高產出的道路, 其結果造成土壤N、P 養分盈余, 隨徑流流失造成農業面源污染, 這已成為水體富營養化最主要的污染源[4]。為全面保障城北減河和潮白河(向陽閘—河南村橡膠壩段) 水質安全和生態安全, 必須對受水區水體污染進行普查, 摸清受水區污染現狀及成因, 并針對性地提出污染控制措施, 為“引溫濟潮”工程受水區水體水質安全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