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區降雨徑流水質分析與評價
文件大小:0.11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6-07-07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徑流水質 雨水徑流   |
【摘要】 | 從有機物含量、營養物質含量等較重要的化學指標進行分析,降雨與各種不同下墊面徑流水質污染程度差異較大, 天然降雨、綠地徑流與屋頂徑流水質相對較好; 但是雨水徑流有明顯的初期沖刷作用, 污染物集中在初期的數毫米雨量中。 |
【部分正文預覽】 |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不透水地面面積迅速增長,雨水徑流量也隨之增加, 雨水徑流污染的威脅不能再被忽視。早在1981 年美國就預計城市徑流帶入水體的BOD 量約相當于城市污水經處理后的BOD 排放總量,而且129 種重點污染物中有約50%在城市徑流中出現。美國的EPA 在1986 年曾對11.1 萬km 河流進行監測, 發現非點源污染占了污染物總量的65%, 城市雨水徑流( 特別是建筑工地和礦區的徑流) 會有大量BOD、營養物、溶解固體等。1990 年EPA 公布了不同污染源( 如農業、工業、城市污水等) 對河流污染( 包括化學毒物、沉積物、營養物等) 的貢獻比, 其中城市雨水徑流占了9%。一般來說, 城市徑流中的污染物來自3 個方面: 降水、地表和下水道系統。降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由2 類組成, 一類是降水污染物背景值, 另一類是降水淋洗大氣污染物; 地表污染物是徑流污染物的主要部分; 下水道系統對城市徑流水質的影響主要是排水系統中的沉積物及漫溢的污水。在此, 我們重點研究北京城區降雨與徑流的水質狀況及其處理技術, 為城區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利用提供技術支持。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