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水域的水質改善與維護
文件大小:0.14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7-24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人工濕地系統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   |
【摘要】 | 通過建造涉水工程,在園區內形成完整的人工濕地系統,構建了良好的水環境,使水域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常年得到有效地維護。 |
【部分正文預覽】 |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以下簡稱森林公園) 南起辛店村路、北至清河、東至安立路、西至白廟村路。園區內有廣闊的水域和綠地。其中水域面積主要由以奧海為首的“龍形水系”、仰山大溝和清河導流渠等市政排水河道構成, 面積67.7 hm2, 約占全園面積的20%。 園區水體以清河再生水廠的再生水作為主要的補給水源。園區水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 建造人工濕地、跌水、溝渠凈化補水水質; 修建閘壩控制水體水位、調蓄水量; 修建泵站實現水體流動與水量交換,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采用曝氣裝置, 增加水中溶解氧濃度; 栽植水生植物, 投放水生動物, 降低水體的BOD 和COD 水平, 減少水中的TN 和TP 含量。由于采取了如上的涉水工程等綜合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水體中、特別是作為補給水源的再生水中的污染物質含量, 使水質得到凈化與維護, 致使園區水體主要指標常年具有地表水Ⅲ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的良好水質。 |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