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濾膜法檢測糞大腸菌群方法
文件大小:0.14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7-21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水質分析 糞大腸茵群濾膜法   |
【摘要】 | 在水質分析中,采用糞大腸茵群濾膜法(GB/T5750.12—2006)所需的儀器簡單,操做簡便快速,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等雜質較少水樣。 |
【部分正文預覽】 | 糞大腸菌群是總大腸菌群的一個亞種,直接來自糞便,除了它耐熱,在44-44.5"C的高溫條件仍可生長繁殖并將色氨酸代謝成吲哚處,其他特性均與總大腸菌群相同。 總大腸菌群中的細菌除了生活在腸道中,在自然環境中的水與土壤中也經常存在,但這些在自然環境中生活的大腸菌群培養的最適合溫度為25℃ ,如在37℃培養則仍可生長,但如果將培養溫度上升至44.5℃則不可生長,而直接來自糞便的大腸菌群,習慣于37℃左右生長,如將培養溫度升高至44.5℃仍可繼續生長。因此,可用提高培養溫度的方法將自然環境中的大腸菌群與糞便中的大腸菌群區分開。在37℃ 培養生長的大腸菌群,包括糞便內生長的大腸菌群稱為“總大腸菌群”(Total col—ifrom);在44.5℃仍能生長的大腸菌群稱為“糞大腸菌群”(Fecalcolifrom),糞大腸菌群細菌在衛生學上具體有重要的意義。糞大腸菌群測定的方法有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這里只討論濾膜法的測定,該方法所需的儀器簡單,操做簡便快速,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等雜質較少水樣,含量較高時可以通過按比例稀釋樣品的體積后測定。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