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川流域不同水土治理方式下土壤鉀含量的變化 |
文件大。0.31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9-05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熔融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摘要】 | 本文采用NaOH熔融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NH OAc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別測定了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溝試驗區不同植被治理措施下土壤的全K和速效K含量。 |
【部分正文預覽】 | 土地利用方式變化可改變土地覆被狀況并影響許多生態過程 ,如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和地球化學循環等 |2 J。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力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會導致土壤質量下降 J,增加土壤侵蝕 ,降低生物多樣性 。皇甫川流域于本世紀5O年代中期開始零散的水土流失治理,其后進行了三次水土治理規劃都將該流域納入重點治理區。本文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的調整對土壤中鉀含量的影響,旨在為皇甫川流域近年來植被建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退耕還林(草)工作的成果做一些評價工作,為皇甫川流域未來水土治理方式的選擇提供參數依據。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