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流作用下太湖底泥再懸浮和NH4一N釋放規律研究 |
文件大小:0.2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9-0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矩形水槽 湖流流速 太湖底泥   |
【摘要】 | 在矩形水槽中模擬了太湖底泥起動再懸浮規律,分析了湖流流速對太湖底泥再懸浮及NH4-N釋放的作用規律。 |
【部分正文預覽】 | 底泥污染是湖泊水體污染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作為湖泊污染物的主要蓄積庫口1,底泥不僅可以直接反映水體的污染歷史,而且在一定的水流流速及紊動作用下極易發生底泥沖刷及再懸浮,再懸浮及其攜帶物質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有影響,底泥再懸浮增加了水體懸浮物濃度、降低了透明度,底泥營養物的內源釋放也與底泥的懸浮過程密切相關。因此研究不同水動力條件下底泥的懸浮規律以及污染物在底泥一水界面的各種行為,對于淺水湖泊水污染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以往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風浪或波浪引起的底泥再懸浮。尤本勝等 l、羅瀲蔥等p 分析了波浪和湖流產生的湖底切應力對太湖底泥懸浮的不同貢獻,得出了太湖中底泥懸浮主要由波動作用引起的結論,但在中小擾動情況下,湖流對底泥懸浮的影響不可忽略,作者通過實驗研究湖流作用下底泥發生再懸浮時湖體的臨界流速、湖底臨界切應力是多少以及再懸浮引起的底泥營養鹽釋放的變化規律,為進一步認識淺水湖泊水動力學條件對湖泊內源營養鹽釋放的影響提供依據。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