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資源化系統模式探討 |
文件大小:0.2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8-01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雨水利用 雨水資源化   |
【摘要】 | 在城市雨水利用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集蓄一利用一處理一評價”為指導思想的系統的城市雨水資源化研究模式,目的在于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實現城市的整體可持續發展。 |
【部分正文預覽】 |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根據“世界水日”公布的有關資料,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4,有11個省、市的lOO多座縣級以上城市供水短缺,其中嚴重缺水城市占56% ,有3億多人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超采地下水,城市缺水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另一方面城市面臨水資源惡化、污染,洪澇災害日趨嚴重的局面。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水資源的環境承載力驟然下降,直接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緩解水危機,國家也相應實施了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工程和制定了“誰污染,誰治理”、排污權交易等政策性法規,這些措施在實踐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基于城市下墊面、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的特殊性,加強對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發展城市雨水資源化系統模式已成為緩解水資源危機和防洪防澇的一項有效措施。 |
|
| ||||||||||||||
|
|||||||||||||||
|
|||||||||||||||
|
|||||||||||||||
【打印本頁】 |